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:18003714525
以下是关于“开封比较好的考研机构有哪些/推荐天任考研 ”的相关资讯,想要更详细了解更多考研培训机构的相关情况,可以咨询咱们在线客服老师!
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很多,主要包括有这些:1.有老师领路;2.合理规划复习;3.提供专业学习材料;4.答疑解惑。如果想具体了解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哪些,那不妨接着往下看吧!
下面从几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一下天任寄宿考研培训、集训营、自习班的情况:
1、学习方面: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,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,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,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,有区域无线网覆盖,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;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/刷题答疑班/精讲班/寄宿一对一,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~
2、住宿方面:标准的六人间,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,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、独立卫生间、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,厕所还有供暖系统,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!
3、价位方面:九月份之前都会在原价位基础上优惠2000元并送复试自习班,并且入住时间越长费用相对越高;但是报名越早优惠力度就越大!了解详情联系我吧!
加微信详细咨询!
4、管理方面:(1)统一作息时间、刷卡进入教学区,班主任上课点名、统计出勤率;
(2)自习室电子设备统一管理,严禁大声喧哗,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;
(3)按专业分班,固定班级,专属座位,空调直饮机等公共设备完善;
(4)班级学习氛围浓厚、量化积分奖励、模考测评奖励;
(5)定期组织班会、校内学生活动,专业心理疏导;
(6)半封闭式管理、外出需请假(严格控制)、辅导员24小时值班全程维护;
新东方在线考研小编为大家提供“2022考研复试面试问题之跨专业和往届生”的问题,让考生们顺利备考2022考研复试,一起来看吧~ 据不完全统计,现在有超过半数的考生是跨专业考研。虽然如此,跨专业的考生也心里打鼓,因为跨专业考研相当于把你大学几年学过的东西推倒了重来,在导师眼里,是不是认为跨专业的学生本质上和高中毕业生没有区别?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do anything !这句话广为流传,那么在复试中是否依然适用,这是往届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。 1.在每年的复试中,跨专业的考生多吗?大约能占全部参加复试考生的多少呢? a同学:跨专业的比较少,一般都是专业相关的,学生主要来自三类,计算机、地信和林学。一点不沾边或者只沾一点边的比较少。 b同学:就我们物理专业而言,“跨进来”的考生少,大概不会超过10%,“跨出去”的考生可能多些。 c同学: 因专业而异,热门或实用专业,跨专业考生较多,大概占三分之一左右。 b同学:不多,但鼓励。学术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 2.导师一般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吗?鼓励学生跨专业考研吗? a同学:我们专业(景观与区域生态学)不太喜欢跨专业的学生。 d同学:有的老师反而喜欢跨专业的学生,就我个人而言,带的6-7个学生中,一般2名左右的学生是跨专业的,因为不同的知识结构,学生之间交流起来会有一定的益处。 b同学:这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从事的课题有关,在从事交叉学科或者交叉课题时,学缘结构就不能太单一,会非常希望有急需的相关专业考生跨过来。本人喜欢跨专业的学生。 b同学:喜欢,鼓励。 如果学生对所报考的专业感兴趣,有这种内心呼唤的话,一定要想办法跨专业,因为跨学科是最容易做出成绩的,我们也非常鼓励和喜欢这些跨专业的学生。 c同学:很多老师喜欢跨专业的学生。学生本专业学的好,学其他专业也不会有太大问题,因为学习的能力摆在这里。导师知道,在某个专业是好学生,到了其他更感兴趣的专业肯定也能成为好学生。 3.导师对跨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基础,会不会有所顾虑? d同学:这几年,数量分析对经管类的研究越来越重要,学生如果一点都不会肯定会受影响的。不过,出身理工科的学生一般都不会有过大的问题。 b同学:会有所顾虑,尤其涉及到实验技能等需要训练的技能。c同学:总体来说,专业基础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。在导师看来,大学更多的是通识教育,各专业之间差不多70%的基础课程是一样的,体现专业差别的就是几门课程,那些知识学生用几个月就能补上了。 4.在什么情况下,学生跨专业考研比较合理? b同学:学生对所报考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,而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。反面来讲,导师比较不喜欢的是原来专业根基都没有打好,跨专业的专业知识也掌握得非常不好的学生,仅仅是为了短期利益(例如就业)而跨专业报考。 d同学:用自己的本科基础和所跨的专业结合起来,这样会更有优势,很多物理、化学出身的人,在生物学研究方面获得诺贝尔奖,就是用本身物理、化学的优势去做生物。c同学:对报考专业有激情、有斗志、有抱负的学生。 5.跨专业的学生,他们的专业知识难免不足,可能只是学了考研的几门课程,导师提问问题的时候会不在这方面“手下留情”和“科班”出身的学生区别对待呢? d同学:对跨专业的学生,导师不会问一些偏难怪和比较边缘的知识,不会问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知识。 b同学:可以适当区别对待,但要做到公平合理。 b同学:对这两类学生,导师的心理预期不一样,要求自然会有所不同。同样一个问题,导师给“科班出身”的学生打60分,若跨专业的学生答成这样,可能就是85分。 6.在往年的复试中,往届生多吗?能占多大的比率呢? a同学:我们学校不多。 b同学:不太多,大概20%-30%。 d同学:有往届生,但还是应届多。 7.您喜欢往届生吗? a同学:不太喜欢。因为我们林学类专业,学生本科毕业之后改行的比较多,时间一长专业基础就丢掉了,这类考生一般基础比较差,培养起来难度比较大。另外,可能功利性太强了,很多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等。 c同学:喜欢一个学生,不会因为是应届还是往届,而是学生读研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是否与导师一致。往届生,因为工作过,可能更知道学习的重要性,知道工作和学习的差别,表现出来的学习愿望可能更强烈,有时反而更占一些优势。 b同学:我喜欢工作了2-4年的学生,至少也要在一个单位工作1年以上的往届生。这样的考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阅历,知道读研对自己的重要性,也就更珍惜读研的机会。如果一个学生只工作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就离职来考研,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工作甚至社会,而不见得真的喜欢读研。 注:导师们的回答不尽相同,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导师担心的是往届生工作几年把专业基础都忘光了,从而不好培养,而不是然不喜欢往届生。 8.导师会不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? b同学:一般对年龄还是有一些想法的,年龄太大,老师会有一些迟疑的。年轻不怕,15岁大学毕业都没问题。二十二三岁,二十四五岁,比较正常的年龄,这都不会有问题。但是考生要是三十岁以上,导师还是会有顾虑的,上限还有要考虑一下的。年轻的学生不怕失败,敢于和导师做一个时间很长的课题,但是年龄偏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勇气就有所欠缺。 不过,不同的专业方向不一样,因为往届生有往届生的有点,工作踏实,比较珍惜机会和时间,不是探索性很强的方向、课题,有些导师也会喜欢年龄大的学生。但探索性强的方向,专业,一般不会招年龄大的学生,年龄小的学生的精力和创新性思维确实普遍好于年龄偏大的往届生。
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